人呐,到底是怎麼衡量自己的價值呢?

總覺得自己很容易陷入「羨慕」的感覺當中,然後覺得其他人很厲害,當然這本身並不是件壞事,而是當我覺得別人很厲害的同時,比較心態在所難免,這樣就顯得自己很廢,然而,然而,那樣的事情真的好嗎?真的值得去做嗎? 別人這樣做有他的目的,而對於這樣子的事情,我們是否真的必須擁有或是獲取呢? 滿滿的疑問

 --

我很喜歡讀小說,喜歡那些描寫細膩的小說,觀察那些故事中的人是怎麼選擇,我們一直都在選擇,也一直都在曲解自己的想法,不斷自我催眠或扭曲自己,讓不順遂的日子,能如預期地繼續下去,我們都會有自己預想的未來,對自己的期許,那樣光明、前途似錦的未來,然而...

人都會有情緒,其中又以價值觀的矛盾、衝突,最令我困擾,其連帶造成的焦慮不安、煩躁,

阿...「四十九日的秘方」才看了三十頁便有很多感想,卻還在咀嚼,無法清楚表達

真是期待阿,遇到好書有如吃到美食,遇見很棒的人、碰到很棒的事。

 

--

 第一次在人身上感覺到「相見恨晚」,那是一種「如果...能更早相遇就好了」,這真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一方面慶幸著彼此的相遇,一方面惋惜著要是能更早見到你那會是多棒的事。 生命中到底能遇到多少真正讓人感到相見恨晚呢? 那種好似彼此的靈魂相互吸引的感覺,他總能知道你在想什麼,彼此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相似,本質的極度相似或強烈地互補,完美地形成共振,如果你真的碰到這樣的人,你會怎麼做呢?  讓我不禁思考,會不會是自己單方面這樣想,如此美麗的錯誤。

 

--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放大自己的情緒,或將重要的情緒刻意/下意識地忽略,言行也不太一致,我總是拿書本或某些不切實際地完美人生來作為自己人生的藍圖,然而實際上卻是幾近催眠式的暗示自己,進而達到扭曲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樣比鴕鳥把自己頭埋進洞裡躲避危險還要可笑。

要怎麼樣改變自己呢? 如果人能徹底了解自己就好了,我們連日常生活中許多矛盾的事情都無法解釋,人類到底還想控制大自然,突然覺得萬分可笑。

--

...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d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