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

 

「活著」到底是怎樣被定義的呢?

死亡又是如何被定義的?

僅僅維持生命跡象 ─ 那些 滴 滴 滴 的儀器聲與檢查報告上的各種數字

這樣算活著嗎?

植物人,算活著嗎?

 

不知道為何又讓我想起那年如俊法師問我們的一段話

「思考人生重要嗎?」

當然。

「那你們一天花多少時間在這件事情上?」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面臨死亡的那個時刻?

或是面對親人與死神擦肩的急救時刻呢?

管,插還是不插?

電擊,電還是不電?

升壓劑,打還是不打?

 

 

柯文哲:「你問我怎樣算死亡? 我如是問你怎樣才算活著」

現代醫學可以做到沒心臟、肝臟、肺臟,靠著機器就可以繼續活下去

但全身上下只剩下管子和機器的生命,還是不是生命?

 

也許死亡不是最壞的結局,痛苦活著才是人生最大悲劇

 

 

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

你想以怎樣的面貌與我道別?

 

 

--

<<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是一本主題為安寧療護的書

記得那年,運氣好選上了趙可式老師的通識課 ─ [從醫學看生死]

說實在大部分的內容我都忘記了

但是一部電影、一份作業、一次參觀這三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我腦海裡

 

 

那部電影叫做「神的病歷簿」

從裡面也讓我感受到,醫生原來也是如此脆弱,面對死亡也是如此無能為力

雖然無能為力,雖然沒辦法救回來,但是醫生與病患是有選擇的

那些不必要的急救

那些演給不知道誰看的急救

那些明明救不回來卻要繼續壓,壓到不成人形的急救

那些不必要的管子

那些看不懂卻依然堅信活著的生命數據

醫療不僅僅是管子、藥水、手術刀的組合

還有人,還有溫度

儘管救不回來,還是能度過美好餘生

與其選擇更長的生命,不如選擇更好的生命品質。

 

「為自己辦生前告別式」

如果你最近就要死去

你有什麼話要對親人說呢?

你有什麼東西要整理或送出去的?

財產要怎麼分配呢?

還沒說的話、還沒做的事?

那一夜,我寫到凌晨兩點,哭到不能自己。

 

「安寧病房」

雖然那一次不知道什麼原因,參觀有點草草結束

也因為期末考壓力,讓我有點心不在焉

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回想起來,安寧病房更注重靈性的照顧

尊重不同信仰,有不同宗教個別的空間

雖然沒親眼看到,到課程還有提到按摩浴缸

這都讓我相信轉移到安寧病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或許沒辦法活更久,但病人能選擇讓自己走得更快樂、更有尊嚴。

 

我不敢說自己準備多完全,現在沒事發生耍耍嘴皮子誰都會

但人生無常,死亡總是會在不經意的轉角出現

嚇得我們措手不及

人生有許多課題都需要提早準備

 

終有一天,

生命的旅程會來到終點,

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天會離開?

於是我開始練習,練習跟你說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d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